早期的汽車漆結構很簡單,較多是一層防銹漆加面漆,手工涂抹。后來逐漸發展,不斷淘汰老技術老材料,直到現在大家所看到的。如果大家農業生產體系會去美國底特律,可以參觀一下福特汽車博物館。在那里可以看到汽車涂料的發展過程。其中一輛車給我留下很深印象,就是肯尼迪總統遇刺時坐的那輛車,坦率說,我主要是對那輛車的涂料感興趣:那時的涂料太一般啦。只有防銹漆加面漆,其綜合性能,估計連現在較低端都比它強百倍。那時的面漆,同時兼有顏色和光澤的功能。
后來金屬漆出現了。由于要加一層清漆,看上去更漂亮,所以風靡一時。但不久素色漆上面也加清漆了,使素色漆變得更加飽滿。大有超過金屬漆的趨勢。現在很多高等車型,都采用素色漆加清漆的結構。還有更講究的,在素色漆下面再噴一層同色的中涂漆。看上去是半透明的效果,那真是漂亮。甚至還有同色的彩色清漆,噴在素色底漆上,真是太漂亮了,缺點就是日后很難修。
所謂金屬漆,經常是加入了一定量的鋁粉和顏料,鋁粉顆粒的大小和排列方向,決定了外觀反光效果。因為汽車在工廠噴涂是都是靜電噴涂,鋁粉顆粒排列一致。金屬漆在以后手工修補的時候,如果技術不過關,很容易出現發花的現象。
還有一種珠光漆,是加了云母顆粒的。它也有閃光,但不是金屬光澤,而是珍珠光澤。很漂亮,但也難修。
再此,要澄清一件事實:普通金屬漆的成本并不比素色漆貴!而是經常比素色漆的成本低。大家想想,鋁粉能有多貴?相反,某些素色漆的成本更貴。